干河街道粮食储存仓粮食筒仓厂家
哈密2023-02-23 06:29:25
13 次浏览小百姓02172300362
价格:9999元
联系人:荆先生
记者19日从长沙县发改局获悉,长沙县县级粮食路口储备库(二期)项目正加快推进,目前项目整体进度约30%,预计今年8月完工。
该项目位于长沙县路口镇路青线18号(长沙县县级粮食路口储备库内),总投资4500万元,占地面积937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28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座直径25米、总仓容(谷容)共计1.8万吨的浅圆仓和一座清理塔,以及地坪、绿化、护坡、围墙、挡土墙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县级粮食储备库总仓容(谷容)将达到3万吨,新建浅圆仓将配置组合清理筛TAS、刮板机、自动散粮秤、提升机等先进的粮食仓储和处理设备,将打造集收储智能化、管理精细化、节能高效化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标准粮食仓储库区。同时,新建的稻谷清理塔卸粮采用液压卸车翻板卸粮,清理采用滚筒初清筛和组合清理筛筛选,作业过程全部机械化,处理规模将达50吨/小时,具有装卸效率高、计量误差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
2月16日,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项目一期工程在淮安市清江浦区临港新城片区正式开工,为建设千亿级港产一体化食品产业园蓄势添能。
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项目由江苏省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上海阔海投资有限公司、淮安市清江浦苏淮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5.2亿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3.55亩,主要建设30万吨高标准浅圆仓,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40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新建18万吨浅圆仓及提升塔、工作塔、卸粮棚、栈桥、综合楼等相应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粮食贸易和储备,届时将充分依托临港新城周边便利的交通网络,有效保障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在省政府实施粮油宏观调控、保证全省粮油安全、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服务“三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承建方中建安装华北公司项目团队表示,将锚定目标节点,科学统筹进度、质量与安全,确保按时完成筒仓群主体结构封顶等节点,高品质打造绿色、智慧粮仓,实现高效率施工、高质量建设、高品质履约,力争早日竣工,投产达效。
人勤春来早,春耕生产忙。2月15日,东安县鹿马桥镇泉水社区,到处是人们翻耕起垄、整理耕地的忙碌身影。
在泉水社区,职业农民郑善国可谓远近闻名。今年52岁的郑善国,是泉水社区土生土长的农民。2015年底,他毅然放弃在外打拼多年的事业,回到家乡承包抛荒田,种植300多亩水稻。由于虚心好学、勤奋耕作、管理得当,他在2016年就实现盈利20多万元。
郑善国正在驾驶农机耕地。
尝到甜头的郑善国,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他说:“一定不能让祖辈留下的良田荒废在我们手中!”在当地党委、政府,特别是东安农村商业银行的鼓励和支持下,郑善国走上了职业农民发展之路。
2019年7月,郑善国注资100万元成立东安县宣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完善,由原来的6个成员发展到现在60多个成员,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种植户100余户。到2022年底,合作社拥有大型烘干机两台及仓容量100吨的粮食仓库2个,配置完备的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碾米机、榨油机等生产加工农机设备。
农民正在整地。
为了切实提升关键增产技术入户率,合作社大力推行统一整地、统一育秧、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模式,开展“耕、育、种、防、收、烘、加工、销售”一站式生产服务,建成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600亩,粮食生产效益大幅上升。
截至2022年底,郑善国的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600万元,盈利80万元,郑善国成为“永州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2023年,郑善国承包耕地扩大到1600亩,成为全省有名的“种粮大王”。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连日来,在冰城广袤黑土地上,耕耘者们抢前抓早备春耕,用勤劳播撒丰收的希望。物资下摆、农机检修、清雪扣棚、线上培训……各项备春耕工作有序开展,乡镇村屯到处呈现火热繁忙的备春耕景象,为我市农业丰产丰收筑牢坚实基础。
农资储备早 春耕生产有保障
赶早春、抢农时,春耕大事不宜迟。记者在方正、延寿、宾县等县域农资市场看到,车流、人流日渐增多,农户们开始为新一年春耕生产做足准备。
在方正县鸿杰农资经营部,来购买种子、农药的农户络绎不绝,经营部经理杨鸿杰边售卖农资产品边向农户们提供技术指导,仓库里的各类化肥产品则整齐码放,氮肥、磷肥、钾肥等产品一应俱全。“今年种子计划储备26吨,化肥计划储备100吨。”杨鸿杰说,近两年,群众耕种积极性提升不少,农资产品购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延寿县延寿镇霖丰农资大市场内,运送农资的货车往来穿梭。据商家介绍,为了备战春耕市场,这几天厂家农资货物陆续到货,能够满足农民购种需求。在一家农资经销店的40余平方米营业室内,来购买种子、化肥的农户有四五拨儿。来自延寿县青川乡的农户尹玉辉正向商家订购今年的稻种。“好种产好粮,把种子化肥都买好,今年才能有个好收成。”尹玉辉说。
为切实做好农资供应工作,保障农资市场“价稳、量足、质优”,各县域农业农村局积极发挥农资经营网络管理优势,协调储备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各类春耕所需物资,扎实开展农资检查,以保证农资储备充足,产品质量过关,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有多少「旧粮仓」可以重来?
旧粮仓变身网红文旅项目已经不是新鲜事。
先有云南先锋沙溪白族书局,后有于万载古城内的和田下民宿。简单明了的布局线条,为视野留白的舒适层高,让旧粮仓有了适合改造的硬件。
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粮仓在以前除了有仓储粮食的实际作用外,也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背负许多历史的意义。新时代的旧粮仓,遇上的不止是农田里的劳苦大众,还有建筑师、艺术家,甚至因改造而开始面对大众,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东莞也有不少旧粮仓,遍布 32 个镇街。位于莞城的莞城粮所,是东莞成立粮食总公司之后的第一个仓库,内有 9 个圆形粮仓和 7 个方形粮仓。
莞城粮所
根据国家粮库建设相关规定,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或无设计年限使用 30 年以上的粮仓,将列为待报废仓库。而全东莞 332 座年份各异的粮库,有 37.4%都是需要大修或报废的,它们大多建造于上世纪 60、70 年代,有部分更是 50 年代就有的了。
石龙粮仓
围合起来的旧粮仓,总有种神秘之感。曾经驾驶着电动车在石龙江边吹风时,途径石龙粮仓。鹅黄色的墙,湖蓝色的门,四个圆形粮仓并没有特别违和,在建筑外有一条顺势而为的旋转楼梯。早在 2020 年就传出这里不再作粮仓使用,将迎来新的改造。两年过去了,仍然未动声色。
石龙粮仓
也许现在可以为之的「工业风」建筑看太多了,真实的旧建筑反而更令人珍爱。那么东莞其他粮仓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他们又会何去何从呢?
·旧粮仓从何而至?
早在 50 年代之前,中国的大多数的粮仓仓都非常简陋,常为砖木结构和竹木结构,更有一部分仓房是利用和改造的祠堂、庙宇,它们不仅仓容量低,储藏条件也均不满足。
后来 50-60 年代期间,粮食建仓过程中,学习引进了苏联的机械化房式仓,即「苏式仓」。开始优化成砖墙、三跨木屋架、沥青砂地面,热沥青刷墙等等,得到了质的飞跃。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区发改局坚决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树牢“国之大者”意识,始终坚持以“粮安工程”为抓手,以收储保供为目标,推进“智慧粮库”建设,有效保障了金坛区政策性粮食的储备安全。
江苏薛埠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作为金坛区唯一承担政策性粮食储备的企业,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9幢25个仓5.28万吨仓容的现代化标准仓库、400吨油罐、日处理400吨粮食的低温烘干设备及可停泊500吨船位的自有专用机械码头。储备公司薛埠库作为江苏省第一批“数字粮库”建设库点,多次对信息化系统和部分仓储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多年来的信息化运用和再升级,全面提升了粮食宏观调控水平,实现库点与国家、省、市平台的互联互通。
目前,政策性粮食库点对粮食收购、保管、出入库、检测等全流程业务均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全库作业流程信息化控制、远程数据交换和业务的过程留痕,全面提升了粮食保管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实现了“为耕者谋利,使食者放心,让政府满意”的服务宗旨。
联系电话:18939163322